国宝揭秘!“史上最华丽的宝石项链”→
10月22日19点,央视财经频道《中国国宝大会》第二季第四场“锦绣衣冠”——中国古代服饰展,盛大上演。
霓裳羽衣:历朝历代的服饰之美
第一篇章 “霓裳羽衣”,将为您展示那些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锦衣华服。汉代的古朴简约、唐代的雍容华贵、宋代的清新典雅、明清的端方雅正,这些服饰浓缩了历朝历代的典型特征,让人不由自主就回到了那些时代。
三千年前,中国古人穿衣服都是一个款,这就是著名的“深衣”。它流行千年,后来居然离奇失传。这是因为东汉以后,人们的衣着风格开始分化。女性服饰发展出了衫裙和襦裙,男性服饰发展出了圆领袍。渐渐,人们就忘记了“深衣”的模样。如今,随着大量文物的出土,“深衣”才重见天日。著名的长信宫灯里,那位执灯的宫女穿着的就是典型的“深衣”。
唐朝繁华兴盛,开放包容,时尚变化非常之快,每过两三年总有爆款问世。比如风姿绰约的吊带裙、气场全开的翻领大衣、异域风情的麻线凉鞋,还有花样繁多的手提挎包。最绝的是,唐代女性还把围巾玩出了花儿。披帛或霞帔指的是一条长长的精美织物,可以正披、反围,并搭配霞帔坠,还能单侧抄着手臂围。这么多时尚单品,早就诞生在了几千年前,怪不得有那么一句名言说:时尚是个轮回。
宋代标志性的服饰,是官员帽子两侧长长的展脚。有人说,这是为了防止官员上朝时交头接耳,那真是个大大的误解。两边长长的展脚其实是宋人把幞头装饰化、威仪化的结果。
男人也爱化妆?不要惊讶,古代男子尤其重视妆容仪表。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梳妆盒文物——战国 彩绘漆木折叠梳妆盒,有着翻盖折叠设计,自带木梳、铜镜和刮刀,可谓是2000年前的梳妆神器。它的主人就是一位楚国的男性贵族。
魏晋时期,男子讲究敷粉,更有意思的是,口脂在唐代,是堪比年终奖的存在。每逢腊日,有些官吏会收到口脂、面脂等奖赏。
到了宋代,簪花则是最流行的男子风尚。每遇佳节大典、帝王出行,公卿百官、骑从卫士无不簪花。
能工巧匠:“独步天下”的工艺体系
接下来,第二篇章“能工巧匠”,则要带大家领略种类繁多、细致精巧的服饰制作工艺,近距离了解古人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,特别是中国“独步天下”的丝绸产业,从种桑养蚕,到缫丝纺织,再到刺绣印染。
你知道吗?“神机妙算”其实说的不是人,是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西汉 提花织机模型。“错综复杂”说的也不是事,而是配套织机运作的综版。
这套古人的“黑科技”极其硬核,简直就是2000年前的“计算机”。织机是硬件,84片综版里的提花程序则是算法。每一块综上都记录了应该提起哪根经线的信息,这样一综一综地织造,就能完成提花。
更让人惊讶的是,利用复原的织机,现代专家们复制出了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膊。这台沉睡千年的“高科技”产品,在21世纪依然保持着惊人的性能。
法门寺出土的唐代蹙金绣衣裙五件套,绢丝做底,层层金线做纹,保存完好,千年后依然熠熠生辉、光泽质地如新。
古人为了穿金戴银,可谓是绞尽脑汁。你知道吗,金线可不是拉出来的,而是先打后裁,专门做出来的。1克金可以打成几百平方米的金箔。金箔衬在纸上面,裁出来,再织入布料。这就是精美绝伦的“织金”工艺。
中国的丝绸大家庭,绫、罗、绸、缎,原料都是桑蚕丝,只因织法不同,展示出各自的风采,在不同时代各领风骚。唐人爱绫,斜纹特色,质地厚重。南宋偏安江南,喜“罗”,透气又坚韧。明朝开始,则讲究用“缎”,流光溢彩、雍容大气。
锦上添花:小小配饰蕴藏古人智慧
最后一个篇章是“锦上添花”,可以一览那些璀璨夺目的著名古代珍宝。
李静训墓出土的隋 嵌珍珠宝石金项链被誉为“史上最华丽的宝石项链”。金粟珠的工艺和各式的异域宝石,显示出隋朝时中西文化交流的繁盛。更感人的是,这是一位祖母对早逝外孙女的满满爱意和思念。
所谓“凤冠霞帔”,是古代朝廷命妇礼服制度的关键一环。《大唐开元礼》就记录了女子头冠上花树数量与等级的关系。
会者不难:深入考验选手的文博底蕴
《中国国宝大会》第二季第四场“锦绣衣冠”中,18位选手也是重装出战。贾昊复刻了唐代舞乐壁画中武周时期的女子装束。脱口秀演员杨景雯则复原了新疆阿斯塔纳墓中唐女舞俑的同款服饰,甚至妆面也化得一模一样。
国宝大会已经开播一月,18位选手将继续争夺16个晋级席位。
福建人汪浙晶对当地的黄昇墓很熟悉,不仅答对了题,现场还当起了讲解员,给大家解读了黄昇父亲的做官史,还介绍了印金填彩的独特工艺。
这次,汉服模特熊俊终于来到了他的擅长领域,对各类服饰相关的考题信手拈来,两轮积分赛都勇夺第一。
小小少年金汉邈第二次站上挑战席,却越发沉稳,进步明显。那么他又能绝地反击,再次晋级吗?
从国宝读懂中国
每周六晚7点
央视财经频道
《中国国宝大会》第二季
期待您的到来
来源:央视财经(ID:cctvyscj)监制:柯成韵本文编辑:张爽